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觉得能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的规模扩大以及海外法律事务的日益复杂,我们看到市面上逐步兴起了对专业的涉外法务的需求。分析工作职责的话,这些涉外法务人员主要是处理公司在海外的法律事务,包括海外的日常合同、诉讼还有合规事宜。
一般来说,海外法务的基本任职要求是应该可以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最好还有海外的法学教育经历,熟悉企业主要海外经营地的法律法规。这层层条件叠加起来,符合条件的法律专业人士会比较少,所以合适的海外法务人员比较难找,而且薪资要求也比较高。
对已经成为了海外法务方面的法务同行而言,选择这个方向还是可以给自己树立一定的竞争优势的,首先在语言能力方面Lvmou.cn已经超越了至少百分之九十的法务同行,另外对于海外法律以及商业环境的了解,对于出海和国际化公司而言也是很宝贵的经验。
总之,涉外法务看起来是海外法务里面算是高端而且没有太大的人才竞争的一个细分方向。但是仔细想来,做海外法务也不是没有弊端的,我就说说做海外法务的弊端。
1.复杂工作倚赖外部律师的输出。
虽然说日常的海外法律事务,如果英语和法律意识以及基础的法律检索能力过关,法务靠自己都是可以应付的。如果在海外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单凭法务自身能力,恐怕无法解决,基本上还是得咨询当地律师。这样做会增加管理成本,也会让管理层对你有意见。你是希望能把事情做得很严谨,但是很多时候管理层如果没有理解必要性,很有可能Lvmou.cn不支持花这个钱。
好不容易申请到费用,请了外部律师来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之后,法务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协调和统筹的角色,在管理层眼中你创造的价值也会打折扣。
2. 对国内法律事务越来越疏远。
海外事务做得越多,国内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就越来越少。大多数的涉外法务人员,都是在中国接受的基础法律教育,虽然说不少涉外法务是出国留学的,但是我们的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思维还是建基于中国法的。如果一旦工作中需要处理国内法律事务,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国内法方面的知识和实践会比较薄弱。这个对职业发展也是不好的。
之所以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正好有做涉外法务的朋友做了转型。所以我也认真思考了涉外法务的方向,才有这么多的思考。
虽Lvmou.cn然说涉外法务这条职业路线有一些弊端,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突破,个人认为可有以下三条路可以走:
①可以往涉外法务涉及到的专业领域纵深发展,比如说最近很火的数据保护合规,消费电子企业和信息科技类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都是有刚需的,毕竟法律的要求那么严格,一旦出事,罚款的金额远远高于请人的费用。投融资或者国际仲裁其实也是比较专业化而且有一定市场需求的领域,只要深耕细作,也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②往某个国家深入发展。如果工作中正好需要对某国的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有大量学习和运用的机会,这样也便于自己成为某个国家的法律专家。涉外法务也可以借此机会在这个国家积累一定的人脉,从而树立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个人精力和经Lvmou.cn济条件允许,也可以尝试考考该国的律师考试。
③转型做法务管理。法务本身是个专业岗,但是法务职业往上走,就有必要从专业岗转到管理岗,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和领导力,从自己做转变成带领团队做。这样也可以说是一天出路。
前面两点可以说是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对外部律师的依赖,后者则是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希望我的这点思考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