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民事纠纷,牵出一名在逃嫌犯;原本占理的受害者,却因漫天要价,被意外发现在逃嫌疑人身份。近日,浦东警方处置一起剧情跌宕起伏的民事纠纷警情。

图说:杨女士向民警反映情况 浦东警方供图(下同)
1月11日下午3时许,塘桥派出所接报一起网约车纠纷警情。报警人杨女士向民警反映,她从黄浦区乘坐网约车至浦东新区塘桥地区,司机根据平台导航地址到达后,杨女士发现离所需到达的地点还有一公里之远,双方随之产生纠纷。最终,杨女士拗不过网约车司机,被赶下车来,司机在挣脱她的拉扯后便驾车离开了。杨女士突觉手指传来一阵疼痛,原来贴着美甲的指甲在拉扯过程中被整个掀了起来,于是她便来到派出所报案。

图说:网约车司机和杨女士于当晚律师网在派出所再次见面
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与网约车司机取得了联系,双方于当晚在派出所再次见面。经了解,纠纷过程中双方均无殴打等其他触犯法律情节,在民警现场调解下,网约车司机爽快答应赔付杨女士2000元作为医疗费用。本以为就此能顺利完成调解,不料杨女士却开出了一个令民警和司机都咋舌的价码:3万元。于是,调解工作一直进行到了深夜11时,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根据程序,民事纠纷无法现场调解的,双方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各自的正当利益。正当民警欲准备结束这场无法调解的民事纠纷时,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在身份核实中,民警意外发现杨女士于近期被苏州警方以敲诈勒索罪上网追逃,而她本人毫不知情。
原来,杨女士早前在苏州与他律师网人“发生关系”,后假装怀孕,以打胎为由先后向男方敲诈勒索累计35万元。近期在上海逍遥自在的她还不知道真相已经败露,男方已向苏州警方报案。于是,双方的这场民事纠纷就此“未完待续”,而杨女士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已被移交苏州警方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警方提示:市民遭遇敲诈勒索,应果断报警,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
·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