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争端解决机构于当地时间5日向WTO成员国散发了关于欧盟和美国诉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一案的专家组报告,报告称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规定。专家称,这份裁定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商务部6日按部就班地在包头组织了“全国稀土工作会议”,剑指引发国内外舆论争论、并困扰稀土行业一“症结”出口配额管理。
相关法律知识
- 进出口交货相关贸易术语
- 巴西对中国陶瓷餐具课开始征高税
- 一般货物出口合同范本
-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判裁案例
- 怎么审计B原材料成本归集到A原材料上呢?
- 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 国内冰箱因原材料涨价而相应涨价,原发价的价格明显对出口公司不利,出口公司拒绝交货出口公司是否违约?
- 出口合同范本
“未来稀土配额将配合稀土整合,向兼并重组的大型生产企业倾斜。”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会议中说。他同时强调,商务部将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出口行为,同时严惩稀土炒作投机。钟山说,目前稀土生产指令与出口配额间缺乏衔接,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稀土出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将稀土环保标准和即将出台的行业准入标准纳入出口企业资质条件。
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合理开发,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实行出口配额制就是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降低稀土出口配额数量。去年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计14508吨,其中22家获批中资企业的稀土出口配额将被限制在10762吨,9家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的稀土出口配额为3746吨,分别下降34%与37%。
一位知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透露,和之前的会议有所不同,这次会议主要分上下两场,上午是各个部委针对上半年的稀土出口工作和管理进行总结,并提出下半年的稀土出口工作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闭门会议的下半场,主要是参会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一起对《稀土出口配额管理》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草案。
上述人士说,讨论表决通过的草案中,明确在今后的出口配额管理中,一方面,企业首先必须通过环保部发布的《稀土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核,另一方面出口配额要进一步向大型生产企业倾斜,特别是要配合行业整合,向主导兼并重组的大型*业集团倾斜。
“其中,用出口业绩作为一个企业获得多少出口配额的重要考量标准这项规定也将废止。”另一位参会的企业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他告诉记者,在下午的讨论中,在场的参会代表几乎全票通过了这样决议。这也意味着,稀土配额的发放将进一步向生产企业集中,而类似五矿这样的大型贸易企业,将来在配额发放中的竞争优势将逐步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