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了《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总计82条。总体来看,今年最新版的负面清单在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产品报送管理四个方面对人身险产品做了新的规定。其中,今年还新增了9项内容,包括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关于不保证续保的表述不符合监管规定,存在销售误导隐患,以及部分新冠隔离险扰乱市场秩序等多个人身险领域的突出问题。
1.9项新增2项微调
“负面清单”是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的对照参考,也是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管理的着力点。具体来看,2022版“负面清单”新增和调整内容包括:产品条款表述方面,新增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关于不保证续保的表述不符合Lvmou.cn监管规定,存在较为严重的误导隐患。
产品责任设计方面,新增医疗保险条款混淆“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重度”概念;恶性肿瘤疾病保险仅含“恶性肿瘤-重度”责任,产品定名不符合要求;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产品责任中包含满期金累积生息责任,存在严重风险隐患。
同时,调整健康保险产品犹豫期等内容,将“等待期未以突出的方式让消费者了解”“部分产品提供‘新冠隔离’责任,扰乱市场秩序”列入负面清单。
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方面,新增医疗保险费率厘定年龄区间跨度过大,存在不公平定价风险;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符合一般精Lvmou.cn算原理,存在长险短做风险。产品报送管理方面,新增健康保险加费表作为单独材料报送,未包含在费率表中。
2.“负面清单”不断升级
据了解,这是银保监会第三次发布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
2018年5月,监管部门就曾对人身保险产品开展专项核查清理工作,对违规开发产品、产品设计异化、损害消费者利益、开发“奇葩”产品等四项行为进行严查,还发布了2018年版人身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要求保险公司对照负面清单进行自查整改。
2019年,银保监会又建立了人身保险产品通报制度,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10次通报了人身险产品问题,前后约60家保险公司“踩雷”。
2021年1月,2021版负面清单发布,要Lvmou.cn求各公司应当在日常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监管规制、“负面清单”等监管要求,认真做好产品开发、销售、回溯等全流程管理,切实承担产品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机制已经确立,险企开发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踩雷。从近几年实践来看,踩雷的险企和产品往往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点名通报。最近一期通报是,1月29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对28家险企、42款产品的8大问题进行了披露。记者通过梳理近几年通报发现,既往症定义不合理、现金价值计算问题、条款表述问题、费率厘定不合理等关系着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监管部门极Lvmou.cn为关注。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意外伤害保险、互联网人身保险、非重大疾病类产品使用新重疾定义等方面,对各公司产品开发、销售等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坚决打击违规开发保险产品、产品炒停、误导宣传等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对公司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红波)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