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禁止网络销售药品的类型及法律汇编(2022)
作者:律师维钦
让医更懂法,让法更懂医
2019年12月1日起,新《药品管理法》施行。
2022年12月1日起,《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施行。
2022年12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施行。
至此,可以比较清晰、完整的看到我国禁止网络销售药品脉络体系。为此,本文对禁止网络销售药品类型及相关法律规范进行梳理,供实务参考。
01
禁止网络销售药品相关法律规范
02
禁止网络销售的药品的类型
通过梳理上述法律规范,禁止在网络上销售的药品主要五类:
1.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2.假药、劣药
3.医疗机构制剂
4.中药配方颗粒
5.《药品网律师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列明的其他药品
需要注意的是, 2022 年 12 月 1 起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首次明确规定允许网络销售处方药,意味着处方药告别了只能允许线下销售的历史。
03
禁止网络销售的药品的“名词解释”
1、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药品管理法》第61条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8条明确规定并列举了7类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
(一)疫苗
(二)血液制品
(三)麻醉药品
(四)精神药品
(五)医疗用毒性药品
(六)放射性药品
(七)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
如本文参考法律规范目录所列,以上每一类药品都有专门的法律规范进行详细规范,在此不在赘述。
2、假药、劣药
《药品管理 法》第九律师网十八条对假药与劣药进行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
(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假药劣药认定有关问题的复函药监综法函〔2020〕431号》,明确了假药与劣药只需律师网要事实认定,不需要对涉案药品进行质量检验结论为前提。除非法律、法规、规章等明确规定对涉案药品依法进行检验并根据质量检验结论才能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不对涉案药品依法进行检验就无法对案件所涉事实予以认定。
3. 医疗机构制剂
根据《药品管理法》及《中医药法》规定:
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制制剂。法律对配制中药制剂另有规定的除外。
即便是委托生产,根据《中医药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经省级以律师网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3.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单位使用。
因此,即便是线下,医疗机构制剂也是不得在市场上销售。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制剂禁止网络销售。
4.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加热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详见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 2021 年第 16 号)。
《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1]2律师网90号)规定:经审批或备案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方可使用中药配方颗粒。
《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明确规定:中药配方颗粒禁止网络销售。
5. 《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列明的其他药品
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规定了两类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
一是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即本文上述所列的药品。 二是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销售的药品,该药品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确,具体如下:
(一)注射剂(降糖类药物除外)。
(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含麻醉药品口服复方制剂、含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
(三)《兴奋剂目录》律师网所列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
(四)地高辛、丙吡胺、奎尼丁、哌唑嗪、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宁、氨茶碱、胆茶碱、异丙肾上腺素;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水合氯醛、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替格瑞洛、西洛他唑、扑米酮、碳酸锂、异氟烷、七氟烷、恩氟烷、地氟烷、秋水仙碱;
米非司酮、复方米非司酮、环丙孕酮、卡前列甲酯、雌二醇、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
法罗培南、夫西地酸、伏立康唑、利奈唑胺、奈诺沙星、泊沙康唑、头孢地尼、伊曲康唑、左奥硝唑、头孢泊肟酯。
写,是更深刻的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律师网kx.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