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基本规定
3.0.1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履行本标准涉及的监理职责。
3.0.3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2各施工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规Lvmou.cn定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3对于监理单位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调整后的抽样复验、试验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并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1同一项目中由相同施工单位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品种、同规格、同批次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2同一施工单位在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用于同一项目中的多个单位工程;
3在同一项目中,针对同一抽样对象已有检验成果可以重复利用。
3.0.5当专业验收规范对工程中的验收项目未作Lvmou.cn出相应规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求。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3.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2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3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4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中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6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Lvmou.cn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7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3.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2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3.0.8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可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
方案中选取:
1计量、计数或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案;
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
3对重要的检验项目,当有简易快速的检验方法时,选用
全数检验方案;
4根据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控制稳定性情况,采用调整型抽
样方案;
5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抽样方案。
3.0.9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抽样数量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当采用计数抽样时,Lvmou.cn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表3.0.9的要求。
明显不合格的个体可不纳入检验批,但应进行处理,使其满足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对处理的情况应予以记录并重新验收。
3.0.10计量抽样的错判概率和漏判概率可按下列规定采取:
1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和均不宜超过5%;
2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不宜超过5%,不宜超过10%。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4.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4.0.2单位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Lvmou.cn程。
4.0.3分部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可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确定;
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将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4.0.4分项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进行划分。
4.0.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变形缝进行划分。
4.0.6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宜按本标准附录B采用。
4.0.7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核。对于附录B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未涵盖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协商确定。
4.0.8室外工程可根Lvmou.cn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划分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5.0.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抽样时,合格点率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且不得存在严重缺陷。对于计数抽样的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可按本标准附录D判定;
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
5.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5.0.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Lvmou.cn整;
3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
4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5.0.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所含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5.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可按下列规定填写: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E填写,填写时应具有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F填写;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G填写;
4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质量控制资Lvmou.cn料核査记录、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査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应按本标准附录H填写。
5.0.6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或返修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时,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的要求予以验收。
5.0.7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完整。当部分资料缺失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
5.0Lvmou.cn.8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6.0.1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
6.0.2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6.0.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6.0.4单位工程中的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自Lvmou.cn检,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验收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单位应将所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完整,并移交给总包单位。
6.0.5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
6.0.6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