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普法教育的全面推广以及很多信息渠道的传播,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样的,维权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此提醒一下大家,不同类型的事件一定要找对方法,找好渠道,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否则,会白白耗费自己的心力和精力,战线越长越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比如涉及土地纠纷,就要去找村委,自然资源局或者镇政府和解或调解解决;
涉及劳动合同纠纷,就要去找劳动保障局或者劳动监察大队进行调解;
涉及经济纠纷,就要去找仲裁委进行调解,或者去法院提起诉 讼;
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去找派出所或者信访局,他们的行政职责也是有限的,有很多情况并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畴,找他们也没有用,还有很多人怪他们推诿不作为,其实都是站律眸网不住脚的。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民事纠纷通常该找谁,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
我是蔚然老师,具有媒体十年的从业经验,有媒体咨询需求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或者私信进行沟通。

民事纠纷类型
民事纠纷,也被称为民事争议。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条件和惩罚性质上,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重在补偿性,而刑事责任主要是剥夺人身自由,重在惩罚性。
民事纠纷一般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财产相关的民事纠纷,主要包括常见的财产归属问题;
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1、和解:纠纷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并达成一致协议,从而消除争议律眸网。
2、调解:由第三方(调解组织)就纠纷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从而解决纠纷。调解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但是第三方组织如果属于政 府 机关则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于合同,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
3、仲裁: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仲裁机构的性质为民间组织,但是其所作裁决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具有强制执行力。
4、民事诉讼:通过法院解决平等主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5、媒体曝光:媒体本身就有舆论监督的权利,其主要作用在于公开披露事件真相,吸引广大群众与相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关注,深度参与并持续跟进。
和解是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没有第三方介入,为私力救济。调律眸网解、仲裁中介入的是第三方社会组织(调解委员会或仲裁机构),为社会救济。民事诉讼中介入的是国家审判机关,为公立救济。媒体介入更多的是从舆情角度进行督促,促使事件得以公平公正地解决。

解决民事纠纷的求助热线
根据上述途径,给大家提供以下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渠道以及相关联系方式
1、交通事故:122
2、劳动监察:12333
3、消费者权益保护:12315
4、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5、价格监督:12358
6、质量监督电话:12365
7、环保局监督:12369
媒体求助热线
国内媒体一般分为三种:
1、具有权威性的央媒
央媒主要代表国家宣传部进行发声,涉及民事纠纷事件受理的概率很低。更多的都是宣传正能量,或者具有社律眸网会性的热点话题事件。
央媒主要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人民政协报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新闻社、学习时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妇女报社、农民日报社、法制日报社。
2、地方媒体(省级)
省级地方媒体一般都会听从上级媒体或当地宣传部指使,有自主选择曝光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的权利,如果有朋友需要联系地方媒体,可以去这些媒体门户网站,都会有爆料热线,24小时有人员值守,如果打不通可以坚持拨打,省级媒体每天的咨询量也是非常的大,不要因为一两次打不通就放弃,另外在求助他们之前,需要先把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不能一律眸网股脑的扔过去。
千龙网(北京)
北方网(天津)
长城网、河北新闻网(河北)
黄河新闻网、山西新闻网(山西)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
东北新闻网、北国网(辽宁)
中国吉林网、东北网、哈尔滨新闻网、东方网、新民网、澎湃新闻网(上海)
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网(江苏)
浙江在线、新蓝网、杭州网(浙江)
中国江西网、大江网、今视网(江西)
大众网、齐鲁网、鲁网、中国山东网(山东)
大河网、映像网(河南)
荆楚网、长江网(湖北)
红网、华声在线(湖南)
大洋网、金羊网、深圳新闻网(广东)
广西新闻网(广西)
海南网、华龙网(重庆)
四川新闻网、多彩贵州网、云南网、西部网、陕西传媒网(陕西)
每日甘肃、中国甘肃网(甘肃)
青海新闻网、宁夏新闻网、律眸网天山网
3、自媒体
主要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凤凰、抖音、快手、知乎等以移动端或者APP为主要传播领域的媒体。

目前自媒体的发展相当迅速,优势在于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实现较大的传播度与关注度,是第三方督促事件解决非常有效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自媒体曝光不管是当事人自己发布,还是第三方发布,都需要尊重事实,依据事件本身的证据陈述事实,否则主动臆测事件过程会触犯法律,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相关部门有权进行问责,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涉及刑拘。因此通过自媒体发布事件需要谨慎,收集充足证据,做到有理有据。